深圳市愛博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實質控股公司為零碳環保科技 Carbon Zer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以下簡稱“愛博綠”)于 2024年5月30日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6月11日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公開披露招股書,股票代碼CZTI,發行不超過 4571.25 萬股普通股,擬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因未在 12 個月內完成納斯達克上市,獲得的中國證監會備案應于 2025 年 5 月 30 日失效。
一、公司發展歷程
愛博綠成立于 2016年,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可再生資源回收公司和系統提供商。公司開創了 “互聯網 + 再生資源回收” 的業務模式,自主研發了 “1+4+6” 產品服務矩陣,通過 1 個平臺、4 個應用、6 套解決方案精準賦能每一個回收環節,構建了從信息整合、上門回收、集中分揀到環保拆解的數字化回收生態鏈。愛博綠主要業務是回收廢舊黑色金屬和廢舊家電,通過互聯網平臺與線下回收網絡的結合,涵蓋了從廢舊產品回收、分類、處置到再利用的全產品生命周期服務解決方案。
愛博綠創始人唐百通生于 1977年4月,做IT出身,擁有15年互聯網從業經歷和10年回收行業從業經歷 。2012年創辦廢舊物資交易平臺淘綠網,并在淘綠做了幾件開創性的事,如組建廢舊手機線下分揀中心,將廢舊手機分揀模式變為正規作業的流水線模式;提煉廢舊手機市場交易規則,推動行業交易規范化、透明化。這些歷練為其創辦愛博綠打下了堅實基礎。2016年,唐百通創立愛博綠,希望通過 APP 整合回收需求轉化為回收信息源,由回收人員基于地理位置定位快速接單上門回收,實現回收信息、回收、分揀、資源再生等全產業鏈數據打通 。
目前,愛博綠平臺擁有超過 60000名第三方賣場導購、33000名上門回收人員、2940 家線下回收網點入駐平臺,已經建立起覆蓋全國范圍內 500個城市(含縣級市)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已然成為中國最大的廢舊家電回收平臺,2023年市場份額約為 1.04%,自成立至 2023年12 月31日,公司回收了約 2180 萬臺廢舊家電(數據來自灼識咨詢報告) 。
二、財務表現剖析
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愛博綠在營收和利潤方面呈現出一定特點。2021年、2022年、2023年,愛博綠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 11.47 億元、29.78 億、40.09 億元,呈現出增長趨勢 。然而,與之對應的凈利潤卻并不樂觀,2021年、2022年、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人民幣 586.3 萬元、1290 萬元、282.5 萬元 。2024 年上半年,愛博綠營收為 17.99 億元,相比上年同期的 21.84 億元有所下降,相應的凈虧損分別為 851 萬元。并且 2024 年全年,愛博綠出現了 2475 萬元凈虧損。
進一步分析其收入構成,根據招股書,愛博綠主要有產品收入、服務收入兩大部分。其中,產品收入包括了廢舊家電的線下回收、黑色金屬的線下回收以及二手電子產品的線上及線下回收四大部分。從2023年財務報表可以看出,愛博綠的廢舊家電回收的收入占比為 37.1%,黑色金屬的回收收入占比為 62.6%,二者合計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為 99.7%,而二手電子產品的銷售占比僅 0.1% 。
從資產負債情況看,回收行業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來支撐擴張,企業在快速發展時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持。根據招股書,截至 2023年底,愛博綠的總資產為 4.89 億元人民幣,總負債為 4.77 億元,資產負債率接近 100%。另外,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例高達 58.8%,意味存在壞賬的風險。
三、行業環境及競爭格局
中國可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是一個規模龐大且仍在快速成長的賽道。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7 年達到 5.9 億噸,2022 年至 2027 年的復合增速為 7.1% 。并且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國民廢舊物資回收的環保意識也在日益增強。
然而,行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行業高度分散,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前五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總和不足5%,2023 年市場份額也僅約為1.04% 。另一方面,行業標準化、數字化、規模化、可溯源技術能力等亟待提升。
四、上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愛博綠境內實體深圳愛博綠 25% 股權由天九共享持有,而天九共享 2024 年初的股權調整(員工持股平臺退出、創始人盧俊卿個人持股集中)引發監管對股東穩定性的質疑。此外,證監會曾要求說明注冊資本未繳足及代持問題的合規性,此類問題直接延緩了備案流程。
愛博綠審核期間正值百度、愛奇藝等企業被列入預摘牌名單,市場對中概股的審慎態度加劇了其上市難度。此外,其秘密遞交招股書后長達 7 個月才公開披露,被質疑信息透明度。
財務方面,盈利能力不足是一大難題。持續較低的利潤率以及 2024 年出現的凈虧損,可能會使投資者對其未來盈利預期持謹慎態度。盡管營收有增長趨勢,但如何提高利潤水平,優化成本結構,是愛博綠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行業特性方面,市場分散導致其難以通過規模效應迅速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同時,回收品類附加值相對較低,主要集中在廢舊家電和黑色金屬回收,雖然二者占收入比例高,但利潤空間有限,而新拓展的二手電子產品銷售等業務占比過小,尚未能對盈利產生明顯拉動作用 。
此外,監管方面也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再生資源企業,愛博綠需嚴格遵守環保法規。證監會曾要求其說明生產經營是否符合國家環保要求,是否存在環境行政處罰事項。同時,其回收APP等平臺涉及用戶信息收集,需披露數據安全措施以應對中美跨境數據監管的敏感性。在《外國公司問責法》持續施壓的背景下,愛博綠的合規整改耗時超出預期,導致 SEC 審核進度滯后 。
首次備案失效后,愛博綠需重新提交二次備案,重點解決注冊資本補繳、代持清理等歷史問題,并與 SEC 就數據合規、審計底稿檢查達成共識。參考其他中概股案例,二次備案通常可縮短審核周期,但需確保整改措施獲得監管認可。可考慮引入產業資本(如家電生產者、環保基金等)可增強市場信心,同時也為業務拓展提供資源支持。
愛博綠的上市遇阻是中概股在跨境監管、市場信任、行業特性等多重挑戰下的縮影。其核心問題在于未能在備案期內解決合規隱患、優化盈利模式并重塑市場信心。若能通過二次備案掃清障礙、聚焦技術驅動與資源整合,或可加速上市進程。期待愛博綠做為中國循環經濟的優秀代表順利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